第四十八章 张总考察,梁山欢迎 (第1/2页)
笔趣阁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阁小说网apjuxiong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深圳和香港近在咫尺,但是张倩却极少回家,这倒不是因为她和父母兄弟的感情不好,而是害怕看见她的前夫和现在妻子的亲密形象。她的前夫王康是香港著名企业家,又喜欢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,所以经常会在电视里报纸上露面。他的身旁跟随的以前自然是她,如今他们离了婚,也就换成了王康现在的妻子赵洁,王康的原秘书。张倩看了,回忆起离婚前的往事,难免伤感,所以,她即使工作需要和父母呼唤迫不得已回家,也极少看香港的电视和报纸,唯怕勾起旧日的伤痛来。
最近张倩终于作出决定要回家一次,因为李从家乡回来送给她的大梁山的那些土特产,看看快放置一年了,除了炒熟的榛子、山核桃她平时当作零食吃了,其余的还好好地放在柜子里。她也常常想要送一些礼物给父母亲,以表达孝心,只是不愿回那个伤心之地。另外,李还经常向她提起他家乡的领导热情邀请她到大梁山考察,观光旅游,希望张氏集团投资大梁山的旅游开发事业,最近李又提了几次,似乎有些着急了;这事她做不了主,务必请示她的父亲张董事长裁决。这两件事虽然并不那么当紧,却也经常在她的脑海里萦绕,使她终于作出回家的决定。
这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,张倩对李说:“你明天来上班,把那只小松鼠带来我看看。”李很高兴,说:“张总,你不知道,现在这只小松鼠已经被我训练成熟了,可好玩了!一点不怕人了,你把手往笼子上一放,它以为喂它食呢,就会跑过来吻你的手;高兴的时候,还会两只后腿直立,两只前爪抱在一起向你作揖。”张倩听说也喜欢起来,说:“是吗?你上次提过来给我看时还不会作揖呢。你明天提来,我好好逗它玩玩。最好再换个松鼠笼子,那个藤编的已经陈旧了,颜色不够鲜亮。”
第二天李果然把松鼠提来了,还专门到竹编市场买了一个圆型竹框金属丝的笼子;笼子分作两层,上层供松鼠活动,下层盛它的粪便。张倩忙围过来看。经过李这么长时间的精心喂养,调理,松鼠好看多了,毛色柔顺发亮,油光水滑;看见人很友善,不再惊恐暴跳了;两只眼睛总是睁得圆圆的,显得很精神。李递给张倩两颗栗子,说:“你先喂喂它,联络联络感情,它就和你就熟悉了。”张倩拿了栗子伸进笼子里,松鼠果然来吃;趁着松鼠吃食,她把手伸进笼子在它身上轻轻地抚摸着,它竟一动不动。松鼠吃了栗子,在李的引导下,它又表演了作揖、摇尾巴的动作,逗得张倩不停地笑。
张倩玩了一会松鼠,洗了手,回到座位上,对李说:“下午,我要回香港一趟,看看父母亲,顺便把你送我的东西送一些给他们,也让他们喜欢喜欢。”李听说张总要回香港,立即想起宋乡长、王书记要他为大梁山的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的事,打算再次提醒提醒她;可是他刚要说话,张倩就拦住了他,说:“我知道你要说什么,不就是要我们公司投资大梁山旅游开发的事吗?我没忘记。说实话,这次回去,主要还就为着这事。”
李一听高兴了,心想:真应了宋乡长的那句话,铁杵磨成针,工到自然成。张总终于肯重视大梁山的旅游开发了,她亲自去谈这事,看来投资有望。他立即站起来说:“张总,谢谢你!”说着向张倩鞠了一躬。张倩笑了,说:“就这么谢我?”李连忙说:“今后,我会更加努力工作;下次回家,再多带些土特产送你。”张倩摇摇头:“土特产就不要再带了。你只要好好工作,做到令行禁止,我就满意了。”“是,我一定做到!”李答应道。
下午,张倩果然带上李送她的部分土特产回了香港。父母亲很少看见女儿回来,难免相思之苦;猛然看见,十分欢喜。张倩把带来的土特产送给父母亲:她把老虎皮送给父亲,说:“这是一张冬天的老虎皮,皮毛厚实细密,熟出来做成褥子铺,据说可以治疗关节炎。”她又把两张白狐狸皮送给母亲,说:“这两张白狐狸皮,毛色纯正结白,一根杂毛也没有。你请人熟出来做两条围脖,咱娘儿俩一人一条。”又拿出那棵大灵芝说:“这棵大灵芝最难得,就送给二老滋补身体,延年益寿。”
父母亲看了很是惊讶,说:“这些都是上好的山货,你在哪里买到的这些东西?”张倩说:“您猜?”母亲看着几件东西,猜想道:“香港市面上没见有卖的。深圳属内地,大约有卖的?”父亲否认,说:“不可能。这些都是原货,没有加工过,深圳市场也不会有卖的。我猜想,一定是从小道进来的。”张倩称赞说:“还是爸见多识广,一猜就准!”她解释说:“我的特助李是河北大梁山人。我听你们说,咱们老家原是北平,解放前属河北省,我就认了他作老乡。去年,李有事要回家,为了节省时间,我就把我的汽车借他开回去,回来他就带了些大梁山的土特产送我。除了这些,还有一袋榛子,一袋山核桃,都是精挑细拣后炒熟了的,又酥又香,被我当作零食吃了。还送我一只小松鼠,又会作揖又会摇尾巴,可爱极了,我留下自己玩了。”
父亲拿起皮子和灵芝认真看着,高兴地说:“这些可都是道道地地的好山货,市面上绝对买不着这么真实的。他是大梁山人,你认老乡也不离谱。论祖籍,咱们老家也不是北平,还真是梁山市;从我的祖父到北平经商,才迁居北平的。”
“照你这么说,我这个老乡还真的没有认错?”
“没有认错。咱们都是炎黄子孙,虽然迁居香港经商,老根还是在内地,至今北京还有咱们几家近亲呢。再说,你在深圳做事,他又是你的特助,认了老乡,他给你办事就会尽心尽力,不会欺骗你。”
“他给我办事倒是尽心尽力的,从来没有欺骗过我,就是老给我找麻烦。”
“他敢给你找麻烦?”父亲觉得惊奇,追问道:“找什么麻烦?他喜欢多事、惹事?”
“其实,也算不上多事、惹事。事情是这样的:近几年,大梁山在搞旅游开发,缺少资金;他们地方的领导听李说认了我这么个有钱的老乡,就叫李带信给我,邀请我前去大梁山参观旅游,看好了就投资入股。我哪里做得这个主?所以就回来请示您的示下。”
父亲听了无奈地笑了笑说:“看来这小伙子挺有心计的,送了这么点山货,就想要我们投资入股,给他办事?”
“不,不,你别误会,这是两回事:送山货是李感谢我借车给他;希望我们投资入股,是他们地方领导的意见。”
“说到底还是一回事,你敢说,李不想叫我们投资入股?”
“这是当然,他也是为着他们家乡着想。”
“所以,不是李给你找麻烦,而是你给我找麻烦了:你如果不认这个老乡,他们的事,我们可以不管;如今你既然认了这个老乡,而且他家乡的领导也知道了,我们就不能不管了;否则,家乡人就要骂我们为富不仁了;这可是咱们居外生意人的大忌!”
“这一层,我倒没有想到。那你打算怎么办?”
张董事长认真想了想说:“这么办:他们不是邀请你到大梁山参观旅游吗?答应他们,你亲自前去考察考察。如果他们的风景区建设不成规模,不上档次,咱们就捐献一些钱给他们,算我们对家乡表示一点心意;如果已经形成规模,前景看好,咱们就投资入股,将来咱们在内地的旅游业也插一只足。”
张倩听了自然高兴,说:“原来你是这么想的。说不定这是个在内地发展的机遇。沿海的外资企业太多,很多人都在向内地发展。你说吧,捐献大约多少?投资入股,大约多少?你给我个框框,到时好办事。”
张董仔细斟酌了一回说:“捐献,在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,不过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。投资入股就要多一些,第一次也不可太多,在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。这只是个大概框框。我相信你的眼光,具体数目,你酌情而定。”
张倩在家里陪伴父母亲度过了一天,第三天就回到深圳电子公司上班了。
李见张总回来了,急于想知道张董事长是否同意投资大梁山旅游开发的事,几次想询问,又见张倩正忙于批阅文件,找人谈话,不便开口。终于见她忙碌完了,刚要开口,只听张总说:“你也让我休息休息。给我倒杯水来。”李连忙倒了杯水,双手送到她的面前,又看着她喝了,才说:
“张总,我现在可以请示问题了吧?”
“什么事啊?”
“就是您请示张董事长投资开发大梁山旅游的事啊。”
“哎呀!这事,我竟给忘了!”
李呆了一会,又觉得不可能,于是笑着说:
“张总又开玩笑,前天您说,为这事专门回香港请示张董的,怎么会忘记?”
“你不相信?这一次真的是忘记了。”张倩一本正经。
“那您就给张董打个电话,再请示一下。”
“怎么?你急不可待了?”
“不是我急不可待,是青峰乡的王书记、宋乡长,他们还等着我回话呢,经常打电话催问;昨天,他们又叫桃打电话来询问进展情况。我说,张总已经回香港向董事长请示去了,张总回来就有消息了。桃听了高兴极了,立即向王书记他们汇报了。王书记又亲自打来电话,要我一有消息,立即告诉他们。”
“真是这样的?”